在资本市场这个“大江大河”里,有人站着观潮,有人扎猛子搏击。然而,说到A股市场的走势预测,你知道最可靠的“风向标”是谁吗?不是央行,也不是外资,而是经常被大家忽视的“牛市旗手”——券商股。在以往的每轮牛市中,券商股从未缺席。那么,面对2025年A股市场的“牛市猜想”,券商会不会再次扮演这只“先知鸭”?但在大家欢呼牛市来临的同时,是否也忽略了潜藏的风险因素?咱们今天就一起来聊聊,牛市是否真的来了,以及如何做到笑到最后!
---
【第一高潮】
牛市的定义从来就充满争议:当有人兴奋地看到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,喊“牛来了!”时,也有稳健派提出质疑:“别高兴太早,这可能只是个幻象!”两种声音针锋相对,引发了市场热议。支持牛市观点的人认为,成交量爆棚是最好的信号,这就像天上下雨会打湿地面一样,是个“显而易见”的逻辑。而反对者则打趣道:“天上乌云密布,不见得就能下雨,别忘了还有晴天霹雳的时候”。那么,这次牛市究竟不同凡响,还是一场昙花一现的狂欢,我们接着往下看!
---
【发展过程】
要探讨A股是否迎来牛市,首先要说说市场背后的三驾马车:技术面、基本面和资金面。
技术面上,有机构用波浪理论分析,指出2025年的A股正处于牛市的第三浪——主升浪,目标点位甚至可能冲击5300。这波理论听起来很美,但你得承认,股市这东西就像天气预报,准则准,不准则不准。
基本面上,政策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。从2025年上半年的降息、降准,到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(比如T+0的推进),都在为市场注入活水。同时,中国GDP增速被预测达到5.5%,显然助力经济大环境的复苏。
资金面上,主力资金的回流无疑是一大“催化剂”。7月中旬,日成交量突破1.5万亿,北向资金也从之前的观望态度变为积极进场。这和电影大片的开场一样——资金一来,市场就热闹得很。
但问题来了,仅有这些积极因素,真的能稳保牛市吗?普通投资者在观望中,心情就像在过山车上:到底是冲顶,还是滑坡?
---
【第一低潮】
别看目前市场一片喜气洋洋,这份“牛市祝福”背后可藏着不少风险。
首先,市场过热带来的隐患正在悄然浮现。很多券商和机构都提醒投资者,看看最近的成交量和散户新增开户数,似乎有点“疯狂”的苗头了。当散户争先恐后进场时,老股民总是习惯性紧张,因为“牛市往往死于狂热”。
其次,外部环境依然对市场构成挑战。比如,美联储的加息犹如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随时可以改变国际资本的流向。还有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等老问题,也始终像一根隐隐作痛的神经线,牵动着市场情绪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当前A股并非全面牛市,而是结构性牛市。简单来说,这就像某个商场的大促销,服装区和电子区人山人海,其他区域却门可罗雀。从2025年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,AI、半导体、新能源等板块是一马当先的“牛”,但消费、制造业那些传统行业的股票表现却远远不如。因此,不同板块之间热度分化明显,这让整体牛市的基础显得不太扎实。
而在看到这些问题后,投资者的心里难免会“打鼓”:这是不是在高位接盘?
---
【第二高潮】
就在大家开始犹豫和焦虑的时候,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叹为观止的“行情”。
7月底,上证指数果然突破了4000点,甚至逐步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。券商板块成为绝对的“王者归来”,其中中信证券连拉三根大阳线,涨幅让人惊叹。许多人回忆起2006年和2014年的超级牛市时,券商的强劲表现,仿佛历史重现。而更多的资金涌入AI和半导体板块,英伟达产业链上的多支个股涨停,这波赚钱效应无疑让投资者的信心急剧增加。
然而,事情没有那么简单。一些模型机构预测,2025年这轮牛市的短期主升浪目标是5300点,而中长期目标可能要到2026年中才达到8000点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当前的疯狂上涨可能只是阶段性高潮,而未来还有可能出现回调。如果你以为“一路躺赢”,那也许是对市场最大的误解。
更有意思的是,散户的大量涌入并非没有代价。在短时间拉高指数的同时,也放大了风险。一位资深投资者调侃,“这场牛市有点像歌舞厅,灯光一暗,踩错节奏的人可能就要摔跤。”
---
【第二低潮】
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市场突然释放了一个冷意信号——日成交量在8月初开始下降。从1.5万亿逐步回落到1.2万亿,这背后隐藏的逻辑让人心生疑惑:主力资金是在撤离吗?券商股也不再像之前那样“带头冲锋”,不少投资者担忧今年底会不会出现一次寒潮式的大调整。
不仅如此,外部经济环境又掀波澜。美联储再次改口称加息决议未必结束,而且中美间的地缘政治问题也再起波澜。这让许多国际资金对A股市场心存疑虑,选择暂时观望。
与此同时,内部数据开始出现压力。例如,有分析指出,2026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由于基数效应而放缓,消费增长也显现疲态。政策的火箭助推器毕竟不能永久持续,这让很多机构开始下调明年的市场预期。
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,分歧显然更深了。乐观派依然认为,“这只是休整,未来仍有冲顶可能”。而悲观者却摇头:“这波行情可能就挺到今年底,别期待走太远。”投资者们因此如履薄冰,生怕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。
A股点醒2亿股民,炒股是一条不归路吗?
2025年3月21日,上证指数在经历连续两周的震荡后收于3200点下方。这一数字背后,是近2亿A股投资者在政策调整、市场波动与信息洪流中的集体焦虑。炒股是否真如外界所言,是一条无法回头的“不归路”?答案或许并非非黑即白。
一、市场现状冰火交织的2025年春季2025年第一季度,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格局。一方面,新能源与人工智能板块在政策扶持下逆势上涨,宁德时代、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股价创下年内新高;另一方面,传统地产与消费板块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,估值持续承压。3月中旬,证监会宣布优化退市机制,进一步加速“劣汰”进程,导致部分ST股单日跌幅超过20%。这种结构性调整,让散户投资者既看到机遇,也感受到阵痛。
市场数据显示,截至3月20日,A股个人投资者账户中,年内实现正收益的占比仅为37%,而亏损超过10%的账户比例达到45%。某券商营业部负责人透露,近期客户咨询量激增,问题集中于“是否应止损离场”与“如何把握热点轮动”。
二、股民困境信息迷雾与情绪陷阱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投资者往往陷入两难。3月18日,某自媒体关于“量子计算突破引发芯片股暴涨”的传言导致相关板块单日波动超5%,但次日官方辟谣后股价迅速回落。此类事件折射出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。与此同时,高频交易与量化策略的普及,使得普通散户在交易速度与数据分析能力上处于劣势。
行为金融学专家指出,散户亏损的主因并非技术缺陷,而是心理偏差。2025年2月,深交所发布的《投资者行为报告》显示,超过60%的投资者存在“追涨杀跌”行为,持有单只股票的平均周期从2020年的4.2个月缩短至2.8个月。这种短视操作,往往导致“越努力越亏损”的恶性循环。
三、破局之道重构投资逻辑真正的投资并非赌局,而是一门需要体系化认知的学科。3月初,某私募基金经理在路演中提出“三锚定”策略锚定政策导向、锚定现金流、锚定估值安全边际。这一方法论在近期震荡市中表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。
两种“顶部形态”
1、双重顶
相对于其他技术分析工具,经典的顶部形态由于更受关注、也更被股民所熟知,也是股民把握中长线进、出点的重要方式。
因而,常见顶部形态不仅在市场含义上体现多空力量的转变,同样也对股民的心理预期起到极强的指导作用。
形态简介:
在连续上升过程中,当股价上升至某一价格水平,成交量显著放大,股价开始掉头回落;
下降至某一位置时,股价再度反弹上行,但成交量较第一高峰时略有收缩,反弹至前高附近之后在第二次下降,并跌破第一次回落的低点,股价移动轨迹像M字,双重顶形成。
形态要点:
双重顶形态是在 股价上涨至一定阶段之后形成,形态出现两个顶峰,分别成为左峰、右峰。理论上,双重顶两个高点应基本相同
在第一个高峰(左锋)形成回落的低点,在这个位置画水平线,就形成了通常说的 颈线,当股价再度 冲高回落并跌破这根水平线(颈线)支撑,双重顶形态正式宣告形成。
在双重顶形成过程中,左峰成交量较大,右峰成交量次之。成交量呈现递减现象,说明 股价在第二次反弹过程中资金追涨力度越来越弱,股价有上升到尽头的象征味。
双重顶形态形成后, 股价在下跌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反抽走势,但是反抽力度不强, 颈线位置构成强阻力。
运作要领:
双重顶是一种常见的顶部反转信号,如若形成, 股价下行几乎成为定局。因此,当股价出现构筑双重顶的势头,股民应该认识大势,及时止损止盈。
如果只是下影线刺穿颈线位置,不算有效跌破颈线。
2、圆弧顶
圆弧顶,顾名思义,其顶部K线走势的形态如圆弧,与圆弧底形态正好相反,如果说圆弧底形态体现了空方力量逐步减弱、多方力量逐步加强的这样
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话,那么,圆弧顶形态则体现了多方力量逐步减弱、空方力量逐步加强的过程。
如上图该股2007年7月27日至2008年4月17日期间走势图,此股在大幅上升后的高位区出现了一个圆弧顶形态。
由于在圆弧顶形态的构筑过程中,个股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高位滞涨运行,因此在实盘运作中,我们可在个股于圆弧顶形态中的弧顶滞涨走势出现时高位离场出。
数量策略的应用实例:
1.先堆积大量资金,再进行缩量洗盘,最后再大幅抬升
从上面的这只股票,我们可以从交易量中看到,经过第一波的堆积1和第二波的堆积2的吸筹之后,经过两波的缩量打压,再经过第三波的堆积,再次放量上攻,股价迅速上涨了一倍。
详细要求:
1.)满足放量拉抬、放量压制的特点;
2.)密切注意这一类型的个股,当它冲破上升的价位时,立刻进场;
3.)在收市之后,当均量线与移动平均线交叉时,就可以进场了。
2.成交量大涨,成交量放大
1)先寻找最近交易量最大的一个量柱(亦称量量);
2)接着,决定容量高原(capital plateline);
其计算方式就是以此成交量最大一天的收盘价作为平台线的基准,不管那天的走势是阴是阳,均以当日的收盘为基准;
3)在确认了成交量的平台之后,当空头的力量又一次开始释放攻击的时候,这个时候的二次攻击,就是我们的进场时间(买点),这个时候,我们称之为成交量突破,尽量地买进,然后等着拉高。
荷官的意思是:
一是因为筹码分配的差不多了,坐庄赚的钱也很多,但股市(宏观)很好,对市场(微观)的很多要素都很了解。
庄家不愿抛掉股票,于是以小数量的股票抛压,为新的市场开拓操作的余地;
二是出于宏、微观两方面的考虑,或者是庄户自己的缘故,不愿继续参与,故弃庄。
卖空式敲盘法
这样做一般会产生两个结果:
一种就是诱敌深入。荷官基本上已经做完了卖出的工作,用来拉低价格的一种诱空手法,以便为下次拉高留出充足的吸筹余地;
于是利用手中的股票,故意把股票压得很低,以此来吸引散户抛售。
另外一种就是打板的锐空。当他们坐庄的时候,突然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新闻,他们就会抛售股票,而那些没有及时反应过来的人,则会被逼着去抛售股票。
诱空与利空抛出的最大差别在于:诱空是庄家的主动行动,何时开始抛出,以何种价位抛出,抛向何处,都是庄家所能决定的;
利空式砸盘是一种由外部原因造成的一种消极的举动,它并不掌握着主动权,而且,对于市场的走向,他们也很难预料。
图表中的股票:
1、主升浪:60天均线收口后,有足够的前期压力,成交量和价格都会随之上涨。
(1)60天平均线整理完毕,有足够的前期压力,有足够的动力。
(2)指数线形成了一个向上的趋势,逼近了爆炸的关键时刻。
(3)量很好地协同,一次成交量就顺利地冲破了前期的压制。
2、飞爆型:60天与20天均线重叠,在一字板冲破高位后,带动一次大的上涨。
(1)60天移动平均线和20天移动平均线在之前很好的水平上。
(2)先拉回水,再经过一段漫长的重复的蓄力过程。
(3)一条直线冲破前期高位,成交量暴涨疯涨。
识别牛回头的五个基本要素
1)走牛:牛回头,必须曾经是牛股,龙头,黑马,妖股等,走牛越近越好。
2)充分调整:第一波行情结束后,要经历充分的调整。这个充分分两层,一个是时间够长,一个是幅度够大
3)企稳:要有一定的企稳走势或者明显的信号。
4)缩量:调整的好坏,除了空间,还有量,洗的人都走了,也就缩量了。
5)信号阳线:当大起大落之后,市场归于平静,空方最后的动力耗尽,只需要一个小阳线,就能宣告多方的反攻。
死记“五个数字”:10、20、50、60、721,献给有缘人
一、20%——最佳止盈点
20%,股票交易的最佳止盈点。在股市中没有常胜的将军,被套、亏损总是难免的,同时也要意识到也并不可能所有的股票都会不断上涨。
建议投资者在买进股票时就要设定一个止盈点,股价上涨20%后坚决卖出股票。另外一个是止损点,低于买入价7%-8%坚决止损。
二、50%——持仓黄金比例
50%,即股票留50%的仓位,资金留50%的仓位,便于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操作风格制定不同的仓位控制策略。所谓持仓比例,是持仓品种的市值占整个资金总额的比例,不过此比例是动态的。但刚入市时50%的持仓黄金比例仍要记住。
三、60%——低价圈判断
60%,低价圈一个判断比例,是指股价相对前期高点,个股跌幅在60%以上的都可以视作为低价圈。当股价出现涨幅靠前、量比靠前情形,此时股价处于低价圈时,说明主力有意图拉高股价,此时股民参与的风险较小。
相反,此时若购买那些高价圈个股,那么风险很大,陷阱较多。所以,股民可以参考此“60%,低价圈判断”的比例,基本能避免盲目追涨个股而被套的惨剧,从而也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。
四、721——股市“魔咒”
721,就是常被投资者说起的股市魔咒“七亏二平一赢”,是股市盈利的概率,是说90%股民都是亏损的。股民要想打破此魔咒,理财师表示关键还是投资者要改变投资观念,改变一夜暴富的错误观念。
注重合理配置资产,一方面可以参与一些年收益10%左右的宜盛月月盈等稳健类投资,能保障有稳定的收益来源;另一方面参与股票和期货等高风险投资,能来获得较高的回报,多元化投资,实现收益最大化。
五、10——股票不超过10只
10,有风险承受的投资者购买股票最好不要超过10只。因为据专家统计,股票超过10只的组合,其最终收益并不可观,投资者根本忙不过来,还不如配置上述提到的宜盛月月盈了。
机构闷声干大事,散户还在追涨杀跌?
这段时间,机构的动作其实很明显。
汇金增持 ETF,说白了就是在给市场托底,而且是持续托底。
银行股的高股息策略受到追捧,这说明大资金在追求稳定,不想去冒太大风险。
可散户呢,可能还在盯着那些涨涨跌跌的个股,追涨杀跌。
看看半导体板块,受外部关税及业绩预期影响,资金净流出 26.58 亿元,可还是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冲进去。
再看看 6G 板块,政策利好不断,资金净流入 31.5 亿,又有多少散户能提前布局呢?
很多时候,散户就像在热闹的集市里打转,看着这个好就追,看着那个涨就跟,却没注意到大资金早已选好了方向,稳稳地拿着更安全的标的。
什么样的人能在股市赚钱,虽然很刺耳,但都是大实话!
在股市中真正能稳定盈利的投资者不多,可能十去八九不足两成。
其实每个投资者都很优秀,但是股市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,有人亏钱就有人赚钱。
所以要想获得正回报就必须比大部分人强,整体来说机构的实力比散户强很多,无论是资金面,信息面,还是筹码。
当然散户也有散户的优势,但不是每个散户都能把优势发挥出来,只有那一小部分能够发挥散户优势的投资者才能赚到钱。
每一位初入股市的投资者都渴望找到指引自己前行的明灯。今天,我就为大家推荐四本炒股入门必读的经典书籍,它们不仅是成功投资人的敲门砖,更是引领你走向财富自由的宝贵钥匙▽▽▽
本书亮点
✨ 亮点一:全面而系统的内容
这本书以全面而系统的方式介绍了炒股的基本概念、技术分析、基本面分析、选股策略、买卖时机等方面的知识。
无论您是完全不了解股市,还是想系统地提升自己的投资技巧,都能够从中受益匪浅。
亮点二:通俗易懂的语言
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,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复杂的股市术语和概念,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。
无论您是否有金融背景,都能够轻松阅读和吸收其中的知识。
亮点三:实用的案例分析
书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,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,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。
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类型的股票,不同的市场情况,让读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投资挑战。
✨ 亮点四:精选的投资策略
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,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投资策略和技巧。
这些策略经过作者亲身实践,被证明是有效的,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投资时机,降低风险,获得更好的回报。
亮点五:全程指导,从入门到精通
这本书不仅适合股市新手,也适合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。作者从入门到精通地指导读者,让您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投资水平。
优秀的投资人,都在努力“阅读”
为什么我们买对了票却没赚到钱?
——因为没有及时出局!
为什么我们买错了票越陷越深?
——因为没有及时止损!
为什么我们没有勇气及时卖出?
——因为看不清市场,不敢割肉!
这些都是投资中最常见的状态。
不会看盘,不知道K线,就只能被小道消息和盲从心理所左右!
因此,炒股前做好充分的阅读是投资的最关键一步!
在炒股中,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,路要一步步走才踏实,知识要一点一点学习才能夯实。
虽然技术指标不是万能的,但是没有技术指标万万不能。
现在有些人已经割肉离场了,但是大部分人还在被深套股市永远不变的规律就是不停的在变化,因为政 策、消息、舆论等等都会影响股票的走势。
如果你能每天抽出一个小时,保持学习,复盘,观察盘面,后市的研判,无论你是股市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,都能有醍醐灌顶、豁然开朗的感觉!
凡事都有门道,当你掌握了看盘的门道,多加练习,离成功也就不远了!
这套书不贵,一顿饭钱,或许就能助你扭亏为盈,笑傲股市
现在点击下方购买,为自己的投资之路增添一份保障吧~
炒股配资平台开,股票配资的,个人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