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赵云在历史记载中,虽然是刘备阵营中的关键将领,但其在刘备在世期间的职位仅限于杂号将军,并未获得侯爵封赏。这与关羽、张飞等人的待遇形成对比。那么,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情况?
赵云出生年份不详,于229年去世。他最初在公孙瓒麾下效力,那时结识了刘备。刘备对赵云表现出重视,两人关系密切。后来,赵云以兄长去世为理由离开公孙瓒,刘备在送别时显示出不舍,赵云则承诺不会违背道义。这反映出双方相互认可,为后来合作奠定基础。
公孙瓒失败后,赵云主动寻找到处奔逃的刘备,加入其集团。在那个强调忠于一主的时代,赵云的选择体现了其原则性。他早前已判断公孙瓒难成大事,转而认定刘备值得效忠。刘备对赵云的信任程度高,与关羽、张飞类似,曾与赵云同榻而眠。这点在关羽、张飞身上也出现过,显示赵云地位特殊。
刘备在招揽人才方面,与曹操不同。曹操注重能力,提供资源和机会。刘备则强调诚意和品德,这有助于维持集团内部稳定,避免出现像司马懿那样的隐患。司马懿生于179年,死于251年9月7日。
赵云加入后,参与多项军事行动,并屡建功绩。在博望坡战斗中,他协助刘备击败夏侯惇,俘获夏侯兰。长坂坡之役,他保护刘备的儿子刘禅脱险。刘禅生于207年,死于271年,是刘备唯一的继承人。在汉中战役中,黄忠虽有突出表现,但赵云在汉水阻挡曹操援军,采用类似空营策略,在兵力劣势下成功阻敌。刘备称赞赵云胆量过人。曹操生于155年,死于220年。
此外,赵云还曾在江上拦截船只,再次救出刘禅。这些事迹表明,赵云作战能力强,贡献显著。
尽管如此,赵云仅获杂号将军称号,未封侯。需先澄清杂号与重号将军的区别。东汉时期,重号将军包括大将军、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,以及前、后、左、右四将军,共7个高级职位,相当于最高军阶。杂号将军则为其他较低级别。
刘备早期职位为左将军,无权任命高级官员。建安24年,自称汉中王后,才有封赏权力。他任命关羽为前将军,黄忠为后将军,马超为左将军,张飞为右将军。关羽生于160年,死于220年;黄忠去世于220年;刘备生于161年,死于223年。
刘备称帝后,关羽和黄忠已故,马超升骠骑将军,张飞为车骑将军,仍无赵云身影。诸葛亮生于181年,死于234年,曾间接为赵云表达意见,但刘备坚持原有安排。
分析原因如下:
第一,维持集团平衡。刘备称王时,仅能封前后左右四将军。需考虑贡献、资历和派系。关羽和张飞是早期跟随者,战功卓著,关羽获前将军,张飞为右将军。马超虽晚加入,但出身西凉,曾与曹操对抗,其职位有助于蜀汉战略布局。黄忠在汉中击杀夏侯渊,贡献关键,且代表荆州势力。如果赵云取代其中一人,会打破平衡,偏向早期成员,可能引发内部矛盾。
第二,刘备清楚赵云特性。赵云一贯尽职,即使未获高位,也继续效忠。他镇守江州,曾劝阻刘备勿攻孙权,并在刘备败退时挺身护卫。孙权生于182年,死于252年5月21日。
第三,为继承人着想。刘备称帝时已逾60岁,需为刘禅准备可靠助手。赵云两次救刘禅,建立联系。由刘禅亲自封赏,能加强其效忠。刘禅继位后,即升赵云为镇东将军,封永昌亭侯。当时张飞和马超已故,此职为武将最高级,显示刘禅倚重赵云。
赵云的品格在历史中备受注意。与关羽相比,他更注重实际,不轻敌或疏忽同僚;与张飞不同,他对待下属温和,无严苛记录;与诸葛亮相较,他更直言进谏。这些特点符合传统价值体系,使其形象突出。
通过这些分析,可见赵云在刘备时期的待遇,受多重因素影响,包括职位体系、集团稳定和长远规划。
炒股配资平台开,股票配资的,个人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