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网7月10日讯“意识不清,体温41.6°C,血压78/34mmhg,迅速进入抢救间抢救!”又一例高温中暑患者昏迷。7月的骄阳像没关紧的烤箱,连带着空气中都带着“灼热感”,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中暑只是把人们“晒焉了”,它的终极形态是“热射病”,能够让人体体温直奔40℃+,分分钟把人变成“行走的桑拿房”,器官罢工都有可能成为分分钟钟的事。这不,分诊护士又送入抢救间一名热射病患者展开抢救,今天跟随急诊科医务人员,学习如何揪出热射病的伪装以及防治小知识。
什么是热射病?
热射病是因暴露于热环境和(或)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,烈日下工作的户外劳动者、长时间进行户外运动的人群,以核心体温﹥40℃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(如精神状态改变、抽搐或昏迷)为典型特征,并伴有多器官损伤的可致死性综合征。
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
发生原因:在高温、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后出现不适症状,如极度疲劳、持续头痛、运动不协调、行为不当、判断力受损、恶心、呕吐,可伴有大量出汗甚至无汗,体温迅速升高至40℃以上。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此种类型热射病在高温、高湿环境中更容易发生,但也有在低温环境下的病例。
临床表现:1、大脑方面表现:意识模糊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容易感到困倦、难以保持清醒、抽搐、昏迷等还可出现一些反常、幻觉、颈部和背部肌肉强直性痉挛从而导致头部后仰,背部向后弯曲、2、皮肤及大便情况表现:皮肤瘀点、瘀斑、黑便、血便、血尿甚至颅内出血;3.心脏方面:加重心脏负担 4、肝功能:乏力、食欲缺乏、巩膜黄染;5、肾脏方面:少尿、无尿、尿色深,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颗粒管型和红细胞;6、横纹肌溶解:表现为肌肉酸痛、僵硬、肌无力、茶色尿,后期可出现肌肿胀、骨筋膜室综合征,最后导致急性肾衰;7、呼吸功能:动脉血气分析见呼吸性碱中毒(CO2排出过多)、血中乳酸浓度异常升高、血液中氧气含量不足等;8、内环境紊乱:会导致低钾、低钠血症。
救治生命链
热射病的救治生命链由快速识别、现场急救、后送转运、医院救治、康复与返岗5个环节。
现场救治六步法:脱、泡、测、补、通、静。热射病的现场救治应遵循“边降温边转运”的原则,当降温与转运存在冲突时,应做到“降温第一,转运第二”。
1、立即脱离热环境
2、快速有效降温
3、准确测量体温:快速准确测量核心体温是准确评估病情和指导有效降温的前提。
4、快速补液:现场迅速建立静脉通路,首选外周较粗的静脉,输注液体首选含钠液体(如生理盐水或林格液)
5、管理气道:昏迷患者将其头偏向一侧,及时清理气道内分泌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6、控制抽搐
7、后送抽搐
8、医院救治
预防小妙招
避免高温高峰出门,防晒遮阳工具用起来,科学补水,少量多次饮水,尽量避免在11:00—15:00这种高温阶段外出,如需外出做好防晒措施,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并且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松开衣领,用湿毛巾擦拭降温;户外工作者每20分钟补充100—200ML水分,可适当的加入少许食盐;车内备好遮阳帘,切勿将儿童单独留在密闭车内。
热射病是高温杀手,需立即就诊。急救核心:快速行动,及时就医,避开误区,别乱用药。(本网记者)
责任编辑:刘亮亮
炒股配资平台开,股票配资的,个人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